亞大社工系國際志工團赴印度服務、學習

透過陪伴與創意活動,深化學生對社會議題的理解與反思

亞大社工系林彥綺同學(右),陪伴印度婦女製作生命故事繪本。
亞大社工系林彥綺同學(右),陪伴印度婦女製作生命故事繪本。

亞洲大學社會工作系師生共14人,今年組織第五梯次國際志工團,前往印度南部清奈(Chennai),展開為期2週的學術交流、服務行程,並參訪當地多家社福機構,特別是針對婦女、兒童、長者與燒燙傷受害者等弱勢族群,深入了解印度社會工作實踐的多樣面貌、應用與挑戰。

此次志工團由亞大人文學院院長兼社工系教授廖淑娟、社工系林鈺縈老師帶隊,重點在於深化對印度弱勢族群處境的理解,並持續推動亞大在國際間的社會工作實踐與交流。在印度的兩周時間裡,志工團與印度斯坦文理學院(HCAS)、馬德拉斯基督教學院(MCC)進行學術交流;並實地參訪清奈社區發展協會、老人之家、身障機構、國際犯罪預防與受害者關懷基金會等。

廖院長表示,志工團的服務主軸首先針對印度的農村婦女,這些婦女往往被剝奪法律、經濟、教育和政治權利,在日常生活中面臨巨大困境。此次與清奈社區發展協會(ACDS)合作,由機構將求助婦女編入婦女自助團體進行培力。同學設計以「賦能」為導向的繪畫與生命敘說活動,引導婦女回顧與分享生命歷程中的重要片段,透過聊天對話重新發掘自身的價值、內在力量與可運用之資源。

參與的社工系張榮峰同學說,這些婦女有個共同點,她們非常愛自己的家庭,儘管這些家庭對她們來說可能是束縛,但她們仍視家庭為生命的轉折點,是她們的一切。ACDS提供的工作培訓包括:打字、漁業與魚市販售等技能訓練,大幅提升婦女的經濟能力,讓她們得以在家庭中展現更多主體性與話語權。

其次,針對兒少的「弱勢社區教育支持計畫」,志工團在ACDS機構陪伴孩童進行海洋環境教育透過英語戲劇、英文繪本與遊戲舞蹈的方式,讓孩子們學習海洋生物知識與垃圾分類、資源回收等環保概念。接著,再前往 Vishranthi Old Age Home 老人之家,關懷長者的生活與捐贈。

社工系蕭咏芯同學指出,這些長輩們儘管年事已高,仍展現出滿滿的活力與生命力。其中一位 96 歲的奶奶,上台跳舞時不僅動作俐落,連眼神和表情都充滿張力,讓整支舞蹈更生動有力,讓她很感動。

廖院長表示,亞大於2016年和印度斯坦大學簽訂MOU,隨即開啟密切的學術及文化交流活動。多年來,亞大師生從婦女、兒少、老人的關懷服務,漸漸擴大參與,進行跨國跨校共同研究,一起發表論文,會持續深化對弱勢族群的關懷,藉此引導學生探究社會工作的挑戰和應用。

亞大志工協助印度農村婦女製作生命故事繪本,相處融洽。
亞大志工協助印度農村婦女製作生命故事繪本,相處融洽。
亞大志工團在Vishranthi Old Age Home老人之家,為長輩打菜。
亞大志工團在Vishranthi Old Age Home老人之家,為長輩打菜。
 
亞大志工團以繪畫與生命敘說活動,鼓勵印度婦女找到自己的優勢與能力。
亞大志工團以繪畫與生命敘說活動,鼓勵印度婦女找到自己的優勢與能力。
 

編輯